給生活忙碌的人一些規劃時間練琴和提升效率的建議
想培養彈琴興趣的社會人士常苦於無法有足夠時間練琴或總覺得練不夠,在此提供一些方式參考
1. 固定預留的練琴時段:有些人的生活工作型態較規律,允許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和活動安排,這樣的話也可以把練琴放進每天生活的例行公事,就像起床時間、午餐時間、運動時間安排一樣,留一個固定時段給練習樂器。
2. 運用手機番茄鐘app彈性累積時間練習:如果生活工作較容易有突發事項或空閑時間破碎,適合以這樣的方式來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練習,這也適合容易發懶拖延的人來省視自己是否朝目標邁進。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首先先設定一段期間內(一週或一個月)最少要達成的練習量,切記安排合理務實的量,不要設定太高的目標,接著就是累積完成設定的時數,假設剛好有段半小時的空檔,別拿來滑手機看電視,打開APP計時,讓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專心不受打擾也不能玩手機,這樣點滴的累積,也可以達成需要的練習量,忙的時候時數少,空閒時就多補些時數回來,透過APP可以看到目前累積的時數,與尚待完成的時數,讓自己以彈性的方式在期間內完成目標練習時數甚至超過,當這週(這個月)過去,便可以從APP檢視自己的達成率、時間運用、以及實務與理想的差距,再調整或繼續下一段期間的設定。目前我都使用這樣的方式來慢慢推進自己的曲目和計畫。
3. 先從需要加強的地方練起:許多人練琴都有個習慣,沒有頭緒地一坐下來從頭開始彈,一遍又一遍地走過曲子,這樣效率是不高的,容易造成曲子開頭很熟,該加強的段和或後半段又練不夠,當時間有限時,練琴要直接從上次結束時尚未練完的段落開始,或是針對上次練習時特別困難和不穩的地方加強。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整首曲子的進度。當上述事項達成後還有多餘時間,才回頭複習整首曲子。
4. 標註節拍器速度:對於已大致練好的曲子,紀錄之前練習時找到的理想速度,可以幫助再次演奏時較快找回對的樂曲性格和狀態。對於還在學習中的曲子,記錄每個段落目前可以彈好的速度,能讓自己檢視目前曲子的完成度,是否不同段落之間的技巧、熟練度、速度感有落差,也可以幫助每次開始練習時從上次已穩固的速度開始(建議稍微降速,因為間隔一段時間再次彈奏總會有點生疏需要恢復記憶和手感),穩紮穩打地朝理想速度加快。
5. 標註練習時的想法:因為生活中要處理的事很多,大腦常常塞滿許多代辦事項,很有可能練琴當下的想法過幾天或者一忙碌就忘了,這時練琴可能又得花一些時間才能回憶起上次練習時產生的想法或抓到的要點,所以練習時直接記下好的指法、詮釋想法、技巧提醒,都有助於練琴效率的提升。
6. 不要卡關在困難和想不通的點:當碰到困難段落時,如果思考嘗試幾次後,依然不得要領找不到解決方式,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要過於執著這個點,繼續往下練新的段落或曲子,就不至於耗費大量時間卻沒有太多學習進度,等下次再拿起練習,也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靈感。如果問題持續無法解決,記錄下來上課時直接請教老師,也能讓上課收穫更多。
願大家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能夠持續興趣和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