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無意識地反覆練習失誤段落
如何修正失誤和困難的片段,有品質有策略有方法地練習遠比一再地硬碰硬嘗試來的重要和有效率。
常見學生在練琴時一旦失誤,就想也不想地又從樂句甚至樂段的開頭重來一次,以原速彈奏到了失誤點又再次挫敗,接著就是周而復始地重複這個過程,感覺上學生想透過不斷地「衝刺」、「碰撞」去突破這個「障礙」,結果就是耗時傷神,即使一兩次恰巧碰對了,卻不清楚如何做到也無法穩定演奏成功,
也許有人單純想,我只要持續努力 靠著毅力總會達成,但有時這樣做會造成反效果,首先,這樣的練習方式會讓自己搞不清到底成功的那一次是如何做到的,也就無法有意識地複製成功經驗,演奏像是憑運氣下賭注,再來,其實人有所謂肌肉記憶的學習,所以當不斷出錯的重複練習,等於是在教身體如何「彈錯」,相較於偶爾彈對的那一次,其實身體更記得彈錯地那很多次,如此一來,在緊張壓力下、演奏速度變快、或者大範圍練習而腦袋很忙無法只專心記住此處要修正什麼的狀況下,錯誤的老症頭也會很容易跳回來了。如果這個錯誤同時包含了緊繃不協調的動作,長時間下來更是培養了不良的演奏姿勢和運動傷害。
所以後來自己在教學上整理了一下提醒學生的方法和步驟,希望幫助學生練習,在此分享這些說不上艱深道理但實用的經驗。碰到失誤的地方,先停下來想想該小節有什麼問題,可能是記譜看錯、對曲子的熟悉度還無法快到以目前的速度來反應、不好的指法、動作不順等等,確認問題後,找到「夠慢」能讓自己彈好的速度彈奏該小節,以「同樣的慢速」練習兩三次確認自己清楚知道怎麼做後,往前加一拍或一小節,以「同樣的慢速」演練成功以確保自己有辦法銜接和反應,接著循序漸進地加長彈奏的小節數但仍以「同樣的慢速」練習,當可以完整以「同樣的慢速」彈好整個樂句甚至樂段,這時候才開始慢慢有計畫性地增加此樂句或樂段的速度,然後達到先前正式彈奏的速度。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問題解決然後連接好,並且以慢和重質的方式訓練。
彈琴的朋友練習時如果感到越來越不耐或是瓶頸,不妨試試上述的方法,雖然可能有些技巧和觀念的盲點需要靠外人提點,但我想大部分的困難和錯誤是有辦法以這樣的方式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