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 小知識

音階指法一團混亂?也許該想想如何整理和記憶



許多學生在學習音階指法時,最常碰到的狀況就是單手會彈雙手合在一起就亂掉,上行彈對了下行卻卡到,或是一次學一個音階可以背好但是當24個大小調要一起背和抽考時就記憶混亂,這些問題不只發生在初學者,即使已學琴數年經歷許多考試檢定的學生也還是常有這樣的狀況,對於這樣的狀況,通常學生想到的解決方式就是多練幾次(比較認真的學生),再進一步的有些學生會記一下有問題的此調音階到哪個音該注意轉指(所以24個大小調就會在24個不同的地方轉指?),其實音階指法並沒有這麼難背和混亂,但大部分人練琴時總會落入不斷練習失敗再重來的輪迴中,而不是每練習一次就檢視一次,彈奏時提醒自己指法規則,所以在彈什麼指法也不知道,每次彈奏像在賭運氣一般這次成功了就接下去下次卡到了就再重來,這樣並沒有辦法根本性地解決問題,也浪費了許多時間在無效率的練習,俗語說熟能生巧,但我覺得更要強調的是在每次熟的過程當中清楚知道做些什麼,最後才能以不假思索的方式彈對,否則只是熟能生「亂」而已。

 

直接來舉個非常重要的音階指法例子來幫助整理,許多初學者第一個學的音階是C大調音階,因為沒有升降和黑鍵,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如果能理解C大調音階的指法建立和應用就會使之後其他音階的學習更有效率和清晰。有些學生在學C大調的時候只求快速彈完,由於它沒有任何黑鍵所以即使指法亂轉也還是能夠結束,這就是糟糕的音階學習開端,通常學生在練習轉指的記憶方式有兩種,以四個八度右手上行為例,有些學生會記每次彈完Mi要轉1和彈完Si要轉1直到最高音Do用5再折返,另一些學生會記指法是「1-2-3-1-2-3-4」在每個八度的相同音不斷重複直到最高音用5再折返,我都會建議使用第二種記法(稍後會解釋原因),指法是如何上去就怎麼下來(許多學生爬上去後會忘記要怎麼下來)也就是指法整個倒回來使用。如果我們列出右手四個八度的上下行指法會如下方所示:

上行1231234 1231234 1231234 12312345 

下行54321321 4321321 4321321 4321321

 

接著來看左手,如果我們以左手”下”行四個八度來看指法是從Do開始往下走「1-2-3-1-2-3-4」在每個八度的相同音不斷重複直到最低音Do用5,”上”行才是倒過來使用指法:

下行1231234 1231234 1231234 12312345

上行54321321 4321321 4321321 4321321

 

從上面列出可以發現,右手上行=左手下行,右手下行=左手上行

所以當雙手一起上下行彈奏音階時指法的配合會是如下:

右手上行123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5

左手上行5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321

 

右手下行54321321432132143213214321321

左手下行12312341231234123123412312345

 

許多人學習時並沒有意識到雙手同向音階左右手配合方式上下行是剛好反過來的,尤其特別容易在雙手音階一起下行的時候亂了套,或是只知道右手在彈什麼,因此建議學習時慢慢彈慢慢想指法,同時監督雙手的指法順序,知道指法規則的反覆方式以及上下行顛倒過來的雙手配合方式。

 

打了這麼一長串看似很複雜的規則,學生大多會覺得想到頭腦打結只想趕快彈完,其實只要放慢腳步想清楚下個指法再彈音都不是難事,習慣之後思路順了自然指法也就順了(而且是以每次都正確的方式加強對的肌肉記憶),接下來進入「正題」,那這樣24個大小調音階如果都有各自不一樣的規則要背和適應是否更耗時費力呢?其實不然,有非常多的調使用跟C大調音階一樣的指法順序,附圖列出這些調的一個八度指法,可發現總共有十個調使用此指法,弄清楚一種指法模式套用在十個調上應該可說是十分有“經濟效益”的事吧,這篇文章只以C大調音階指法作為舉例,在琶音、終止式以及其它調的音階也都可以歸納找到同時監督雙手的規則,每個人也許提醒和記憶的方式不同,但重點在於永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彈什麼,而非漫無目的的練習,讓這些升降指法都釐清和熟練之後再開始加快,最後形成百分之百正確但近乎反射動作的表現。

鋼琴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