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壽星 德布西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出生於巴黎西北近郊,家境普通也非音樂世家,大約七歲時跟著媽媽搬到位於坎城的姑姑家,姑姑為他找了位鋼琴老師開始音樂課,德布西的音樂天分很快就被發現了,十歲時他進入了巴黎音樂院並在這裡學習了十一年,有老師認為他值得期待但也有老師覺得他有些懶散不嚴謹,基本上他在音樂院的表現仍是十分優秀,1880年時他的鋼琴老師介紹他成為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贊助人)小孩的鋼琴家教老師,隨著她的家庭德布西在暑假遊歷了法國、義大利、瑞士、俄國等地,在此同時他依然在音樂院中學習,雖然作曲老師不認同他作品常不依照當時盛行的規則創作,德布西在1884年還是贏得了作曲獎項-羅馬大獎而有機會去義大利進一步學習,他在義大利待了兩年多發覺無法忍受當地的習氛圍以及吃住等等,沒完成學業就跑回了法國,回到巴黎後靠著教琴與編曲為生,在這期間他曾一度十分欣賞華格納的音樂並受到影響,不過很快的他就放棄了華格納音樂的路線並開始發展自己的音樂風格,1894年所發表的交響詩”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他作曲事業開展並被廣為認可的開端,確立了所謂印象樂派的音樂風格,在此之後陸續有許多知名作品像是歌劇”佩利亞與梅利桑”、管弦作品”海”、鋼琴前奏曲集等。
在私人生活方面,德布西也有著一些風波,在他一開始回到巴黎過著清貧生活時,他先是與女友嘉比交往,但在成名後認識了莉莉並結婚,婚姻不過五年,德布西已感到厭煩又愛上離婚婦人艾瑪,他要求與莉莉離婚,弄得莉莉企圖自殺,造成輿論的軒然大波,好在與艾瑪結婚後,德布西終於安定下來並且有了女兒秀秀,德布西十分疼愛秀秀並為她寫了不少音樂。
大家常稱德布西為印象樂派作曲家,因為人們很容易的可以從他的音樂聽到與印象派繪畫的一些連結,然而德布西並不這樣歸類自己,他的音樂受到許多的啟發影響,像是象徵主義的文學、甘美朗音樂、日本浮世繪、美國散拍音樂、西班牙音樂等,德布西跨越了調性及和聲理論的界線並且創造了獨特的美感,在音樂的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並影響現代音樂的發展。